风湿方九首 - 卷第十九 - 外台秘要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 卷第十九 - 风湿方九首

作者:王焘 朝代:唐·天宝十一年 阅读数:19人阅读

   病源风湿者,是风气与湿气共伤于人也,风者八方之虚风,湿者水湿之蒸气。若地下湿,复若经有正数易深师疗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方。

   汉防己(四两)。 白术(三两)。 蜀黄 (五分)。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三两)。

   上六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为三服,服汤当坐被中,欲解汗出,如虫行皮中。忌桃李雀肉海藻菘菜。(千金同此本仲景伤寒论方)。

   又四物附子汤,疗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白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一身悉肿方。

   附子(二枚炮八破)。 桂心(四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炙)。

   上药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当微汗。若汗出烦者,一服五合蔡公数用验。忌猪肉冷水生葱余忌同前方。(此本仲景伤寒论方)。

   又疗风湿百节疼痛,不可屈伸,痛时汗出方。

   芍药(四两)。 甘草(三两炙)。 芎 (四两)。 附子(三两炮四破)。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相去十里顷,忌同。

   又疗风湿身体疼痛,恶风微肿,汤方。

   桂心(四两)。 麻黄(二两去节)。 芍药(二两)。 天门冬(二两去心)。 生姜(三两)。

   杏仁(五十枚)。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一服一升,日三。忌鲤鱼,忌同。(并出第九卷中)。

   古今录验附子汤,疗风湿相搏,骨节烦疼,不得屈伸,近之则痛,白汗出短气,小便不得利,恶风不欲去衣,或一身流肿方。

   桂心(三两)。 白术(三两)。 附子(二枚炮八破)。 甘草(三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微汗即止。若汗出烦者,稍服五合,骠骑使吴疼痛生姜又疗风湿体疼,恶风微肿。天门冬汤方。

   天门冬(三两去心)。 葛根(四两)。 生姜(三两)。 桂心(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 杏仁(五十枚)。 甘草(二两炙)。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忌鲤鱼,余同前。(深师无芍药名天门冬汤并出第十四卷中)。

   又疗头风湿,面如针刺之状,身体有肿,恶风汗出短气,不能饮食。麻黄汤方。

   麻黄(四两)。 芎 (一两)。 莽草(一两)。 当归(一两)。 杏仁(三十枚)。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日三,糜粥将息佳。

   又辨中风偏枯风痱风懿风痹,偏枯者。半身偏不随,肌肉偏不用而痛,言不变,智不乱病智不出眩风十汤独活(五两)。 葛根(四两)。 干姜(二两)。 桂心(四两)。 半夏(四两洗)。 甘草(二两炙)。

   防风(三两)。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得少微汗出好。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生葱。

   又疗湿家始得病时,可与薏苡麻黄汤方。

   薏苡(半升)。 麻黄(四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杏仁(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汗出即愈。湿家烦疼,可以甘草麻黄汤发汗,不小异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