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疝心痛方三首 - 卷第七 - 外台秘要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 卷第七 - 寒疝心痛方三首

作者:王焘 朝代:唐·天宝十一年 阅读数:17人阅读

   《病源》夫疝者,痛也,阴气积结所生也,阴气不散则寒气盛,寒气盛则痛,上下无常处,冷气上冲于心,故令心痛也。(出第二十卷中)。

   《范汪》大茱萸丸 疗心腹寒疝,胸中有逆气,时上抢心痛,烦满不得卧,面目恶风,悸掉,惕惕时惊,不欲饮食而呕,变发寒热方。

   吴茱萸(半升)。 细辛 芍药 柴胡(一方用前胡)。 旋复花 黄芩 紫菀 人参 白术茯苓 干姜 桂心 附子(炮)。 甘草(炙)。 半夏(洗)。 当归(各半两)。

   上十六味,捣筛,以蜜和为丸,如梧子。先食服三丸,日三,不知稍加。忌生葱、羊肉、饧、酢物、桃、李、雀肉、猪肉、生菜、海藻、菘菜,除此更无所忌。(一方有蜀椒、无桂心,又一方有干地黄、无黄芩,《深师》同,出第十四卷中)。

   《短剧》解急蜀椒汤 主寒疝气,心痛如刺,绕脐腹中尽痛,白汗出,欲绝方。

   蜀椒(二百枚汗)。 附子(一枚炮)。 粳米(半升)。 干姜(半两)。 半夏(十二枚洗)。

   大枣(二十枚)。 甘草(一两炙)。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澄清,热服一升。不瘥,更服一升,数用疗心腹痛困急欲死,解结逐寒,上下痛,良。忌猪羊肉、饧、海藻、菘菜。(《肘后》、《古今录验》、《范汪方》无甘草,余同,《经心录》同,出第一卷中)。

   《古今录验》疗心痛寒疝。牡丹丸方。

   牡丹(去心)。 桂心(各二两)。 乌头(炮二枚)。

   上三味,末之,合蜜和为丸如大豆。旦起未食服三丸,日二,不知稍增之。药少急,宁少服。并治遁尸发动,无乌头、附子亦可用,炮之。忌胡荽、猪肉、冷水、生葱等。(出第八卷中)。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