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脐墨 - 卷三土部 - 本草述钩元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草述钩元

《本草述钩元》- 卷三土部 - 釜脐墨

作者:杨时泰 朝代:清 阅读数:20人阅读

   百草霜乃灶额及烟炉中墨烟。其质轻细。一名灶突墨。釜脐墨一名釜月中墨。又名锅底墨。

   味辛。气温。二物与梁上倒挂尘。皆是烟气结成。但其体质有轻虚结实之异。重者归中下二焦。轻者入心肺之分。(濒湖) 止上下诸血。治妇人崩带胎产诸病。伤寒阳毒发狂。

   黄胆。疟痢。噎膈。咽喉口舌一切诸疮。消化积滞。(入下食药中用) 方书治吐咯下血。

   血积。伤饮食。及食滞成痢。并食滞腹痛。大便秘结。舌肿喉痹。咽痛缠喉等病。咯血。用生姜一片。蘸百草霜含咽。如霜已淡。吐出再蘸。姜已无味。吐出易之。吐血止后。百草霜同生地等味煎服。肠风下血。香附末加百草霜米饮调服。入麝香少许。其应尤捷。崩中。百草霜二钱。狗胆汁拌匀。分二服。当归酒下。胎动下血。或胎已死。百草霜二钱。棕灰一钱。

   伏龙肝五钱。为末。每服一二钱。白汤入酒及童便调下。胎产逆生横生瘦胎。及虚损经病不调崩中。百草霜白芷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童便醋各少许调匀。热汤化服。舌肿起如猪胞。

   忽硬。逡巡塞闷杀人。用釜下墨末。醋调浓敷舌上下。须臾即消。若先决去血。更敷之。尤佳。咽中结块。不通水食。百草霜蜜和丸芡子大。每新汲水化一丸灌下。甚者不过二丸。转筋入腹。釜底墨末和酒服一钱。霍乱吐下。锅底煤五分。灶额上墨五分。百沸汤一盏。急搅数千下。以碗覆之。通口服一二口。立止。

   〔论〕 夫水属黑色。而火化之精微者仍归于黑。似有归其所始之义。故先哲多用百草霜釜底墨治诸血证。盖血原从水化。而水之能化血者。又真火成之也。其病于血者。真水不足而邪火有余也。兹味治血。取其由水而化血。又由血而归水。故能疗血之病于火者。又凡见血者。敷之即止。即不必血之病于火者而皆治之。总由水火合化之元。更取水火转化之气。

   原非用于止涩。由水火转化之气。更取水火蜕化之妙。亦且用之益虚。故无寒热而从主剂以奏效。握枢机以转关。推之所治各证。莫不皆然。会心人当自得之。不必沾沾于火化从治天热也。(化从治也。)用涂金疮。生肌止血。但勿入敷疮药中。其黑入肉如黥。不能去也。(仲淳)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本草述钩元

上一节:伏龙肝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