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 - 卷十七山果部 - 本草述钩元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草述钩元

《本草述钩元》- 卷十七山果部 - 柿

作者:杨时泰 朝代:清 阅读数:21人阅读

   原青绿色。收置器中。自然红熟。为生柿。用大柿去皮捻扁。晒露至干。纳瓮中。待生白霜。取出。谓之白柿。令人呼为柿饼。二种宜治病。生柿性冷。日干作柿饼。稍杀其冷性。当酌于证以对待之。

   味甘平涩。性冷。入手足太阴血分。开胃(治上焦痰热。俾胃先受其甘冷之益。)涩肠。

   消痰止中嗽止血之功柿寒气稍减。

   下血十年者。

   以他药杂之。

   煎匀。下柿煮上蒸熟。批开水煎。日饮

   柿霜

   清上焦心肺诸热。生津止渴。宁嗽化痰。治咽喉口舌疮痛。长于清肃上焦火邪。兼能脾开胃。得桑白皮百部天麦冬沙参贝母苏子枇杷叶橘红栝蒌根。作丸噙化。治肺经有火。

   嗽生痰。

   〔论〕柿树四月开花结实。至八九月乃熟。是固受金气之专矣。丹溪谓其属金而有土者。

   以之功为专。乃有以开胃走于胃。是以天气谷气分肺胃所受。其气又合而一生化于其中。使上焦心肺胃受亢阳之气。则胃中以对待之。然则所谓开胃可疗。而消痰止渴流贯者。得循天度而还而止热嗽。疗肺痿。润气谷气并而充身之明验食。令人腹痛作泻。(

   蒂

   气味涩平。孟诜主咳逆哕气。

   〔论〕柿蒂得金气之专以收。功能下气。本草云。涩平。涩即收气。而平即阳归于阴。

   亦秋血。就所因而投治。其剂亦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本草述钩元

上一节:山楂

下一节:陈橘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