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豆豉 - 卷十四谷部 - 本草述钩元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草述钩元

《本草述钩元》- 卷十四谷部 - 淡豆豉

作者:杨时泰 朝代:清 阅读数:21人阅读

   诸豆皆可为之。惟黑者入药。有盐淡二种。惟江右淡者治病。造淡豉法。六月内。

   大豆二三斗。淘净。水浸一夜。沥干蒸熟。取出摊席上。候微温。蒿服覆。每三日下看黄衣上遍。(不可太过)取晒簸净。以水拌干湿得所。(汁出指间为准)安瓮中。筑实。

   盖。浓三寸。密封泥。于日中晒七日。取出曝一时。又以水拌入瓮。如此七次。再蒸过去火气。瓮收筑封。即成矣。

   味苦甘而涩。气微温。(非苦温不能发汗开腠理。治伤寒头痛寒热及时气恶毒也。仲淳)得醯化复及余毒。止暴痢血痢。方书治喘哮疼冷。(别录)物经蒸窨。

   别者。取一药兼疗之。凡初觉头疼。身热脉一升。绵裹。水三升。煮一升。顿服。

   再不汗。加麻黄三两。(肘后方)春夏之胸中。非宣剂无以除之。如伤寒短气烦躁。

   汤吐之。脏毒下血。用淡豉十文。大蒜二枚安乃止。此药甚妙。但大蒜九蒸乃佳。以冷齑水丸。每服三十丸。盐汤下。 喘痰积。天雨便发遇阴气触动则发。用淡豆豉一两。蒸捣如泥。入水送下七丸。甚者九丸。小儿五丸。高枕仰卧。一性亦随而出。病根永断矣。服后。忌食热物。寒热桂木于舌下咽之。风毒膝挛骨节痛。用豉三五升。九饮。妇人难产。乃儿枕破与败血裹其子也。以胜金散裹了烧赤。研细。入麝香一钱。为末。取秤锤烧红淬酒。

   浓汁。与三五口。其毒自下。又能助脾气。消乳食。

   〔论〕味咸入肾。黑大豆为肾之谷。而味却甘。何也。盖足三阴同气于下。水土之合德以立营运。

   湖所谓缘脾又为令伤宣之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本草述钩元

上一节:罂粟

下一节:陈廪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