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 - 卷二十八鳞部 - 本草述钩元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草述钩元

《本草述钩元》- 卷二十八鳞部 - 鳝鱼

作者:杨时泰 朝代:清 阅读数:19人阅读

   生水岸泥窟中。黄质黑章。体多涎沫。大者长二三尺。夏出冬蛰。一种蛇变者。

   有白点。置水缸群鳝中。通身浮水上。有毒害人。必去之。黑者有毒。(孙真人)味甘。气大温。补中益血。疗虚损。妇人产后恶露淋沥。血气不调羸瘦。能止血。善补气。

   

   血

   疗口眼 斜。同麝香少许。左 涂右。右 涂左。正即洗去。治耳痛。滴数点入耳。

   鼻衄。滴数点入鼻。疹后生翳。点少许入目。赤疵。同蒜汁墨汁频涂之。又涂赤游风。与黄同食。能益气力。久痢气弱肠滑。鳝鱼不拘多少。于端午日取去肠杂。洗净晒干。听用。

   用时切细。瓦锅焙焦四两。真神曲微炒四两。共为末。以米醋打丸。每用老酒服六七十丸。

   是物得土中之阳气以生。甘温具足。故能补气。(仲淳)其无足而窜与蛇同性。故能走经脉。

   疗十二风邪。及口 耳目诸窍之病。(濒湖)风中血脉。则口眼 斜。用血主之。从其类也。

   (又)〔论〕 鳝鱼去肠杂既尽。即暑月累日。不作臭气。亦不生蛆虫。真得土气之专且浓者。

   故不

   头

   百虫入耳。烧研。绵裹塞之。立出。

   缪氏云。鳝鱼性热而补。凡病属虚热者。不宜食。时行病后食之多复。过食动风气。兼令人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本草述钩元

上一节:石首鱼

下一节:鳗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