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 - 卷十三石草部 - 本草述钩元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草述钩元

《本草述钩元》- 卷十三石草部 - 骨碎补

作者:杨时泰 朝代:清 阅读数:21人阅读

   出岭南虔吉诸州。今淮浙陕西夔路皆有。寄生石上。或木上背阴处。引根成条。上白赤毛。及短叶附之。大叶似贯众。根扁而长。略似姜形。人呼猴姜。又为石毛姜。(

   根

   气味苦温。入足少阴经。主治破血止血。补伤折骨碎。散骨中毒瓦斯。风血疼痛。(血和行痹。中风鹤膝风挛。泄泻淋遗精脱肛。久泻垂殆。诸药不效。用猴姜末。入猪肾中煨熟。食之顿住。盖肾主二便。久泻属肾虚。不可专事脾胃也。(濒湖)凡痢后下虚。不善调养。

   或远行。或房劳。或外感。致两足痿软。或痛或痹。遂成痢风。宜用独活寄生汤。加虎骨四斤。仍以骨碎补三分之一同研取汁。酒解服之。外用杜牛膝杉木节萆 白芷南星煎汤。频频熏洗。

   淳)虚常揩齿痛牙动将落耳鸣耳闭。

   〔论〕骨碎补寄生木石背阴处。为阴气所钟。味苦气温。苦者火味。温者少火之气也。

   禀阴者也。

   气以而散毒哉。阅味于由或治血下虚。

   缪氏。不宜与风燥药同用。

   〔修治〕铜刀刮去黄赤毛。细切。蜜拌润。甑蒸一日。晒干用。急用只焙干。不蒸亦得。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本草述钩元

上一节:石斛

下一节:石胡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