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草 - 卷十一蔓草部 - 本草述钩元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草述钩元

《本草述钩元》- 卷十一蔓草部 - 五龙草

作者:杨时泰 朝代:清 阅读数:21人阅读

   即五爪龙。纲目不载。因治背疽奇中。故详录之。此草蔓生下湿地。叶似丝瓜五丫。丫俱有须。故名五爪龙。三月间采。阴干用。

   背疽总略。背疽属火毒酝酿而成。不能外散。势必内攻。不能中出。势必旁溃。医以凉药围以火引照。即火捻提照方。照法日每一次。初用捻三根或四根。次日用四根或五根。以次至六七根止。

   大子药法熏太乙心等方先。

   

   熏药方

   雄黄朱砂血竭没药各一钱。麝香二分。血竭没药。赝物极多。须按本草求其真者。

   细末。绵纸为捻长约尺许。每捻药三分。真麻油润灼。离疮半寸许。自外而内。周遭徐之。火头上出。药气内入。疮毒随气解散。自不内侵脏腑。初用三条。渐加至五七条。

   渐消又渐减。熏罢随即敷药。自外而内者。言自红晕外。左右旋照以渐将捻收入疮口更须将捻猛向外提。以引毒瓦斯。此是手法。

   

   敷药方

   五爪龙车前草连根叶 草金银花各等分。上四味鲜草。一处捣烂。加多年陈小起。仍加飞盐末少许。共为稠糊敷疮上。中留一顶。拔脓出。若冬时无鲜者。用根及药。(蓄草者阴干。无见火日。)陈醋调敷。如五龙草急觅不得。而疮势紧急。即将车味捣用。亦能奏功。疮初发时。取五龙草汁半盏。黄酒和水饮。能内消。

   

   太乙膏

   元参当归白芷肉桂大黄生地赤芍苦参 八味切片。用麻油二斤。入铜锅内。煎至隔棕滤去渣。入黄丹十二两。再熬。滴水成珠。捻软硬得宜。即成膏矣。制丹法。先紫色。倾入缸。滚水泡之。再汲凉水满缸。用棒常搅。浸一宿。去水。再炒如前。两研。务要极细。

   凡人将发痈疽毒。半年一年前。必常自觉口干。或作渴思饮茶并水。或食已即饥。名为中消金银十余共得酒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本草述钩元

上一节:木莲

下一节:泽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