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 - 卷十二水草部 - 本草述钩元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草述钩元

《本草述钩元》- 卷十二水草部 - 泽泻

作者:杨时泰 朝代:清 阅读数:22人阅读

   春生苗。多在浅水中。吐似牛舌。独茎而长。秋时开白花作丛。秋末采根。曝干用。

   味咸甘淡。气寒。沉而降。阳也。入足太阳少阴轻。逐湿行水。去三焦膀胱停水留垢。

   伐渗湿热。治泄精。及疝痛香港脚。肾脏风疮。去阴间汗。除阴湿之圣药。(洁古)去脬中留垢。

   以味咸。能泻伏水故也。(易老)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而目昏耳鸣。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

   而土气得令清气上行。天气明爽。故仲景用治支饮苦冒。使之降而奏功也。(濒湖)下焦湿热致精泄者。宜投之。(嵩)八味丸之用泽泻。取其伐肾邪。起阴气。助补多服病患眼。(扁鹊)降令太过。清气不升。真阳潜耗故也。(濒湖)无疾服之。令人目(洁古)水肿昼剧夜平者。阳水也。泽泻同二苓术芍人参陈皮赤豆桑皮治之。多服必剧昼平者。阴水也。同车前赤苓生地白芍薏仁木瓜石斛赤豆桑皮治之。多服必愈。同苓半夏陈皮紫苏。治一切停饮停水。饮证病甚欲眩者。用泽泻五两。炒术二两。水三煎服。必效。肾脏风疮。泽泻皂荚水煮烂。焙研。炼蜜丸梧子大。空心。温酒下十五丸十丸。

   〔论〕泽泻本水草。味咸气寒。的入水脏。为逐湿行水之捷药。然咸得有甘。此濒湖所谓淡其能起如中焦阳衰焦膀胱病于相火郁于肝。

   泽泻皆治之升以达阳。

   则阳郁而致肾气虚及支饮苦茯苓汤下化而水行病患无湿无饮而阴虚。及肾气乏绝。精滑作泻。目虚不明等候。咸禁。

   〔辨治〕不油不蛀者良。细锉。酒浸一宿。漉出。晒干用。一法。米泔浸。去毛蒸。或捣碎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本草述钩元

上一节:五龙草

下一节:石菖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