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 - 卷十七山果部 - 本草述钩元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草述钩元

《本草述钩元》- 卷十七山果部 - 山楂

作者:杨时泰 朝代:清 阅读数:19人阅读

   类有二种。一种小者呼棠 (音求)子。树高数尺。三月开白花。实如小林檎。九月乃熟。可入药用。

   气味酸甘。微温。入足太阴阳明经。健脾胃。消饮食。(善去腥膻油腻之积)并积聚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小儿痘疹不快。疗小肠疝气及腰痛。方书治疟肿胀满。溲血蓄血。不能食泄泻。核主催生。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山楂砂糖服之。立效。痘疹不快。用山楂五个。酒煎入水温服即出。又痘疹干黑危困者。

   子为末。紫草煎酒。调服一钱。山楂禀木气而生。同矾红黄连红曲。消内积。同红曲麦皮肉蔻白术砂仁浓朴。能消食健脾。同生地当归牛膝续断益母草泽兰丹皮蒲黄芍药。治儿枕作痛。偏坠疝气。楂肉茴香炒各一两。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白汤下人腰痛及腿痛。用棠 子鹿茸炙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日二服。

   〔论〕山楂味酸有甘。气又微温。甘味归于气之微温。而本于酸以行之。是木为土主。

   以行秋。是于中土。

   痰饮痞满化。即在于身半以下一节尽之矣肝。而效一冷。而亦结滞。此积滞。当与补湖)〔修治〕霜后取带熟者。去核曝干。或蒸熟。去皮核。捣作饼子。日干用。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本草述钩元

上一节:木瓜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