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 - 卷十四谷部 - 本草述钩元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草述钩元

《本草述钩元》- 卷十四谷部 - 粱

作者:杨时泰 朝代:清 阅读数:20人阅读

   粱。即粟也。古者黍稷粱秫总称粟。汉后始以粱之细者为粟。今俗。但称粟中之大穗长芒。粒粗而有黄毛红毛白毛诸品者为粱。

   

   黄粱米

   气味甘平。主益气和中。止泻。疗霍乱下痢。利小便。除烦热。霍乱烦躁。黄粱米升。水半升。和搅如白粉。顿服。霍乱大渴不止。多饮则杀人。黄粱米五升。水一斗。

   三升。稍稍饮之。

   

   青粱米

   种类中有大而青黑色者。其谷芒多米少。

   味甘气凉。治胃痹热中消渴。止泄痢。利小便。益气补中。脾虚泻痢。青粱米半升。神曲一能明〔总论〕黄粱性味甘平。得土之中和气多。较他谷最益脾胃。青粱禀受金水之气。其性凉。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本草述钩元

上一节: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