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腑形 - 卷之六经穴发明 - 古今医统大全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卷之六经穴发明 - 大肠腑形

作者:徐春甫 朝代:明 阅读数:20人阅读

    大肠腑形图ps127a63.bmp 《内经》曰∶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又云∶大肠为白肠。

   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

   手阳明大肠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大指之次指谓食指也。凡经脉之道,阴脉行手足之里,阳脉行手足之外。此经多血多气,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循 外前廉,上肩出 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别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缝中,远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凡二十穴,左右共四十穴。

   商阳(一名绝阳) 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手阳明大肠脉所出为井金。

   针一分,灸三壮。

   

中医书籍:古今医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