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 - 卷之七十二便浊门 - 古今医统大全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卷之七十二便浊门 - 药方

作者:徐春甫 朝代:明 阅读数:23人阅读

   (杨氏)萆 厘清饮 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或服寒凉利药过多,小便白浊频数无度,漩面如油,光彩不定,漩脚澄下,凝如膏糊。

   益智仁 川萆 石菖蒲 乌药(各等分)上每服四钱,水一盏盐一捻,煎七分食前服。一方加茯苓、甘草。

   (《和剂》)茯兔丸 治思虑太过,心肾虚损,真元不固,便溺余滴,白浊,梦遗。

   白茯苓(三两) 菟丝子(五两制) 石莲子(二两,一方加五味子二两,名玄兔丹,亦效。)上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盐汤亦可。

   锁精丸 治白浊。

   破故纸(炒) 青盐(各四两) 白茯苓 五倍子(各一两)上细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

   (《济生》)四精丸 治白浊烦渴。

   鹿茸(制) 肉苁蓉(制) 山药 白茯苓(各等分)上细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枣汤送下。

   固精丸 治下元虚损,小便白浊,或如米泔凝脂,腰重少力并治。

   牡蛎( ) 白茯苓 桑螵蛸(酒浸炙) 白石脂 韭子(炒) 五味子 菟丝子(制)龙骨(各等分)上细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下。

   (《仁斋》)炼盐散 治漏精白浊。

   雪白食盐(不拘多少入瓷瓶,按盖密 红极透取出,地上放一夜盖密) 白茯苓山药(各一两)为末,入 盐一两同研匀,枣肉合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枣汤下。

   (《澹寮》)五子丸 治小便频数,时有白浊。

   菟丝子(制) 韭子(炒) 益智仁 茴香 蛇床子(炒。各等分)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饮下。

   芡实丸 治劳伤心肾水火不交,面如油光不定,小便白浊不禁。

   芡实肉莲 花蕊(各二两) 茯神 山茱萸肉 龙骨 五味子 枸杞子 熟地黄(酒浸) 韭子(炒) 肉苁蓉(酒浸) 川牛膝(酒浸) 紫石英( 七次。各一两)上末,山药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酒或盐汤下。

   八味丸 治肾虚白浊。(方见虚损门)经验方 治小便白浊出髓条。

   酸枣仁(炒) 白术 人参 白茯苓 破故纸(炒) 益智 大茴香 牡蛎(左边者 )青盐(各等分)上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酒下。

   经验加味十全汤十全大补汤加益智仁,空心煎服,治白浊久而不愈,诸药不效者三服即愈。

   

中医书籍:古今医统大全

上一节:药方

下一节: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