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 卷之四十四喘证门 - 药方
大利膈丸 治风痰壅实,喘满咳嗽,风气上攻。
牵牛末(二两) 青皮 槟榔 半夏(泡。各一两) 木香(二钱半) 槐角(炒,五钱) 皂角(炙去皮弦子,一两)上为末,姜汁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姜汤下。
八仙丸 治咳嗽神效。
天南星(一两炒) 半夏 款冬花 小皂角(炙去皮弦子) 白矾(枯) 甘草(炙。各半两)巴豆(七粒,包枣内烧烟尽) 杏仁(十五粒,泡去皮尖炒)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温齑汤送下,或嚼碎萝卜栗子汤下。
(《子和》)导水丸 治胃中有实火,膈上有稠痰,得食则减,食已则喘。
大黄 黄芩(各二两) 牵牛(另研取头末) 滑石(各四两)去湿热腰痛,泄水湿肿满,久则加甘遂一两。
去遍身走注疼痛,加白芥子一两。
退热散肿毒止痛,久则加朴硝一两。
散结滞,通关节,润肠胃,行滞气,通血脉,加郁李仁一两。
除脚腿沉重加樟柳根一两。
上为细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临卧温水下。
黑锡丹 治喘逆尤妙。(方见眩运门。)控涎丹 治水气喘逆浮肿,喘嗽气促。(方见痰饮门。)千缗汤 治痰饮喘急不能卧,人扶而坐,一服即安。
半夏(泡,七个) 甘草(炙) 皂角(炙。各一寸) 生姜(一指大)上水盏半,煎七分,不拘时服。
(《万氏》)定喘汤 治诸喘久不愈。
白果(三七枚,去壳切碎炒) 款冬花 桑白皮(蜜炒) 麻黄(各三钱) 苏子(二钱) 杏仁黄芩(微炒。各钱半) 法制半夏(三钱)上水三盏,煎二盏,作二次服,不拘时徐徐饮。
歌曰∶诸病原来有药方,惟愁 喘最难当。
麻黄桑杏寻苏子,白果冬花更又良。
甘草黄芩同半夏,水煎百沸不须姜。
病患遇此仙丹药,服后方知定喘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