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 卷之二十五瘟疫门 - 药方
(东垣)二黄汤 治大头天行时疫。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生甘草(各等分)每服五钱,水盏半煎八分,温服徐徐呷之。如未退加鼠粘子、芒硝煎,时时细服,毋令饮食,后未已,再服取大便。邪气已,即止前方。宜加引经药,阳明渴加石膏,少阳渴加栝蒌根,阳明行经升麻、芍药、葛根、甘草,太阳行经甘草、荆芥、防风,并与上药相合用。或云头痛,酒芩;口渴,葛根;身痛,羌活、防风、芍药俱宜加之。
(《集成》)通圣消毒散 治时行疫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鼻塞口干舌燥,内外有热,或咽喉肿痛不利,或内实大便不利,烦躁,脉洪数。
防风 荆芥 牛蒡子 甘草 川芎 当归 芍药 黄芩 薄荷 栀子 桔梗 滑石麻黄(憎寒拘急无汗,脉浮数者用之) 连翘 芒硝(便实者加之) 大黄(酒浸之能上行,内实大便坚硬用,内虚便溏者不可用)上水煎温服细呷之。
漏芦汤 治时毒头面红肿,咽嗌堵塞,水药不下。若脏腑素有积热,发为肿毒疙瘩,一切红肿恶毒。
漏芦(二钱) 升麻(钱半) 大黄(酒浸,量轻重用之) 黄芩(酒洗,五分) 生甘草(一钱) 蓝叶(如无,用青黛) 黑玄参 牛蒡子(炒研) 苦梗 连翘(各一钱)水煎服。大利结者加芒硝。
清凉救苦散 治大头瘟肿甚者,以此药敷之。
芙蓉叶 霜桑叶 白蔹 白芨 大黄 金线重楼 黄连 黄芩 黄柏 白芷 雄黄芒硝 山茨菰 赤小豆 南星(等分)上为末蜜水调敷肿处,以翎频扫之。
万病解毒丸(方见中毒门。)生薄荷汁磨服半锭,半锭磨敷肿处。
绿散 治疫病咽喉肿痛。
青黛 硼砂 山豆根 消石 冰片 紫河车 玄明粉(等分)为末,吹入喉。
甘桔汤 治冬温咽喉肿痛。(方见咽喉门。)萎蕤散 治冬温头面肿。
萎蕤(二钱半) 麻黄 杏仁 白薇(各一钱) 石膏(钱半) 川芎 羌活 甘草甘菊花(各一钱) 青木香(五分)水二盏煎一盏,日三服。
石苇散 治瘟疫小便不通。
石苇(去毛) 瞿麦(各一两) 木通 甘草(炙) 条黄芩(各半两) 葵子(三合)加灯心水煎空心温服。
鸡子清饮 治热病五六日壮热之甚,狂言欲走。
鸡子(二枚,取清) 芒硝(细研) 寒水石(细研各)上先新汲水一盏,调芒硝等末,次下鸡子清搅匀,分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