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门 - 卷之八十九幼幼汇集中 - 古今医统大全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卷之八十九幼幼汇集中 - 咳嗽门

作者:徐春甫 朝代:明 阅读数:20人阅读

   参苏饮 治婴儿感冒风寒,发热头疼,咳嗽痰涎,并宜服之。

   人参 苏叶 葛根 前胡 半夏曲 茯苓 陈皮 枳壳 桔梗 甘草(各等分)上咀,每服三钱,姜、枣煎服。

   华盖散 金沸草散 甘桔汤 泻白散 (以上方并见大人泻门。)阿胶散 治小儿久嗽无津液。

   阿胶(半两,炒) 鼠粘子(一钱,炒) 马兜铃(半两) 甘草(炙,一钱) 杏仁(去皮尖,七粒)糯米(一两)上为末,每服一字,或咀二钱。水一盏,煎八分,食后服。

   葶苈丸 治乳食伤脾,伤风咳嗽,面赤身热,痰盛喘促。

   甜葶苈(炒) 黑豆(炒) 杏仁(去皮尖,炒另研) 汉防己(各一两)上为末,入杏膏蒸陈枣肉,和捣成剂,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淡姜汤下,乳食后或临卧服,量儿加减。

   杏苏饮 治婴儿痰气咳嗽不止。

   杏仁(去皮尖炒黄) 苏子(炒) 陈皮 赤茯苓 桑白皮(炒) 大腹皮 半夏曲 甘草(炙。各一钱)上咀,姜一片同煎,食远服。

   七宝散 治婴儿清前,散热化痰,定喘止嗽。

   大黄(面包煨) 栀子仁 赤茯芩 黄芩 赤芍药(炒) 滑石 甘草(炙。各一钱)上为极细末,用桑皮煎汤,喘急,气满,不睡,磨刀水澄清,温暖服。

   白饼子 治腹中有癖,但乳嗽而吐痰涎。

   滑石 半夏 南星(各制,一钱) 轻粉(五分) 巴豆(二十四粒,去皮,水一升煎,水尽为度)上研匀,巴豆后入众药,以糯米糊丸,绿豆大,捏作饼子。三岁以上五饼子,以下三饼子。

   葱白煎汤,临卧服。

   褊银丸 治风涎泻,上焦实热及乳食不消,腹胀痰喘等疾。

   巴豆(去皮心油) 水银(各半两) 好墨(八钱,火烧醋淬) 麝香(五分,研) 黑铅(二钱半,同水银结成砂子)将巴豆、黑铅研匀,和入砂子、麝香,陈米糊丸,绿豆大,捻褊。一岁一丸,以岁以上五、六丸,薄荷汤放冷送下,不可多用,量虚实增减,食后服。

   百部丸 治小儿肺寒,壅嗽微喘。

   百部 麻黄(各三钱) 杏仁(四十粒,去皮尖,以水略煮)上和匀,炼蜜丸,皂角子大。温水下二、三丸。

   

中医书籍:古今医统大全

上一节:咳嗽门

下一节:咳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