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 - 卷之四十三痰饮门 - 古今医统大全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卷之四十三痰饮门 - 治法

作者:徐春甫 朝代:明 阅读数:19人阅读

   痰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挟湿者则分利之。

   痰在经络中,非吐不可,吐中就有发散之义。(吐则有汗,故曰发散。)痰在膈上,必用吐法,泻亦不去。

   稠痰胶固者必用吐,脉浮者亦必用吐。

   气实痰热,结在上者,吐难得出。

   痰在肠胃间,可下而愈。

   凡用吐药,宜升提其气,便吐也,如防风、山栀、川芎、桔梗、芽茶、生姜、齑汁之类。

   中焦有痰食积,胃气亦赖所养,卒不可峻用攻之,攻尽则虚矣。

   凡治痰用利药过多,致脾胃虚,则痰反易生而多矣。治痰病久滞不通,状若寒凝,不用温药导引,必有拒格之患。况有风寒外束,痰气内郁者,不用温散,亦何以开郁行滞也?亦有峻用利药过多,则脾气愈虚,津液不运,痰反易生,法当补脾胃,清中气,则痰自运下。治痰用寒凉攻击药过多而痰不去,此必脾气虚而不营运也,亦须佐以温补。

   肥人气虚有痰,宜二陈、参、术。

   瘦人血虚有火,当归、黄芩、礞石丸之属。

   痰成块吐咯不出,气郁者,难治。

   

中医书籍:古今医统大全

上一节:治法

下一节:治法